- NEWS最新消息
NEWS最新消息
2023/12/08
【良醫健康網】骨質疏鬆恐成新國病!專科醫師教您骨骼保養4重點!
「骨質疏鬆」恐成新國病!根據國健署統計,女性在停經後每4人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,但無論年齡如何,都應該照顧骨骼,沒有健康的骨頭,就如同章魚一般,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巨大影響...
但是通過增加骨質密度、預防骨質疏鬆、改善平衡和提高肌肉耐力,便可以為自己的骨骼健康提供全面的保護。骨質密度是什麼、骨質疏鬆預防法、提升平衡和肌耐力的運動該做哪種,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。
預防骨質疏鬆前 先認識「骨質密度」
骨骼是我們身體最重要的支撐結構之一,但我們往往忽視了骨骼的健康。而且我們的骨骼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變得較不穩固,約30歲後「骨質密度(bone mineral density, BMD)」就會逐漸下降,女性停經期前後因荷爾蒙驟降,骨質流失的速度也會跟著加快,使我們更容易受傷或骨折。因此,我們必須為它們提供適當的照顧。
骨質密度:骨質密度代表骨頭中礦物質的含量及密度,是測量骨骼強度和堅固度的指標。
骨質密度低的症狀
當骨質密度下降到一定的程度,就可以診斷為「骨質疏鬆」。骨質疏鬆在早期通常不會有明顯的症狀,我們平時也較難早期自我判斷是否有骨質疏鬆的問題,因此骨質疏鬆也被稱為「沉默的疾病」。
在臨床上我們常遇到因跌倒骨裂或腰椎壓迫性骨折,才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的患者。正是因為在老年時期,骨質疏鬆使骨骼變得脆弱、容易骨折。幸運的是,我們可以採取多種預防措施,降低罹患骨質疏鬆的風險。
除了補鈣 存骨本有4關鍵
想要骨骼健康、預防骨質疏鬆,「鈣及維生素D」攝取量充足、定期運動都是關鍵要素。通過結合適當的養分攝取和定期運動,可以讓骨骼得到全面的保護。
想要骨骼健康、存骨本,要掌握以下關鍵,以下來一一解釋:
補充鈣質、維生素D
規律的運動習慣
有良好的平衡訓練
提高肌耐力
關鍵一 補充鈣質、維生素D
美國骨質疏鬆症基金會(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, NOF)和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(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, IOF)建議,50歲以上成人每天至少需攝取「鈣」1200毫克和「維生素D」800~1000國際單位(IU)。
關鍵二 規律的運動習慣
運動可以增加骨密度、增強肌力、改善平衡功能,以及減少跌倒和骨折的風險。運動可參考跳舞、慢跑、快步行走等「垂直負重運動」,也可利用創新的「運動家具」在家輕鬆享受安全無負擔的被動式運動。這類型運動可以讓骨骼更加堅固,同時也可以提升身體的整體健康水平。
關鍵三 良好的平衡訓練
「平衡」和骨骼健康也有相當的關聯性,骨質疏鬆者也經常有姿勢及平衡控制的問題。因此良好的平衡訓練不僅有助於預防滑倒和跌倒,還能保持骨骼關節靈活性。
通過如瑜伽、太極拳或平衡板運動等「平衡訓練活動」,可以增強平衡感,減少摔倒的風險,同時保護骨骼、避免受損傷。除此之外,這類型活動還有助於改善協調能力、提高自信心,增加在日常生活中的獨立性。
關鍵四 肌耐力的關鍵
肌耐力是骨骼健康的關鍵之一,強壯的肌肉有助於支撐和保護骨骼。透過包括肌力訓練運動,不只可以增加肌肉質量、提高肌耐力,還有助於減少日常生活中的疲勞,使身體更有活力。肌耐力還可以幫助保持良好的體姿,預防姿勢不正確所引起的骨骼問題。
提升骨密度 這種運動很關鍵
▶
根據美國2022年一篇系統性回顧研究
停經後的婦女使用「垂直律動運動治療」後,骨質密度有顯著提升;垂直律動也成功降低健康成人的骨折風險。
垂直律動是什麼?借助規律性上下震動的器材,形成一種上、下來回的衝擊力量,產生類似跳繩的上下振幅,讓肌肉、骨骼受到一定的刺激,使全身細胞的活化,對於紓壓、增肌、強骨、減脂、抗發炎等方面有幫助。
全身律動對於增加骨質密度機轉的大型研究還在進行中。「垂直律動機」可以提供停經後骨質疏鬆婦女不錯的身體運動方式,作為藥物治療及飲食調整之外的輔助方式。若有任何疑問,建議可和專科醫師進一步討論。
▶
垂直律動運動-負重深蹲
深蹲律動動作可以促進骨骼骨鈣素的分泌,提升鈣質吸收及新骨生成,維持骨質密度。除此之外還能鍛鍊腿臀肌群、美化肌肉線條,提升肌力和平衡感。
不是只有長輩會有骨質流失問題,只要年齡逐年增長、生活習慣不良,就有機會造成骨質流失、疏鬆的風險。如擔心沒有時間運動、不方便出門運動,建議平常就可將律動融入日常生活,輕鬆保骨本。
作法:雙腳與肩同寬站立於平台上,手持啞鈴(或裝水寶特瓶)。選擇個人感受最舒適的律動速度,依自身能力將臀部後推、順勢向下蹲,停留5~10秒後回到初始動作。每次做5~10組。
✔️了解更多bgreen運動家具:
https://bgreen.pse.is/5dkm2f
文章出處:【良醫健康網】「骨質疏鬆」恐成新國病!提升肌耐力、改善平衡...「骨骼保養4重點」快筆記!想擁有強健骨骼,專科醫師全解析
https://health.businessweekly.com.tw/article/ARTL003013400
作者 : 林宛瑩 醫師
經歷 :
台北石牌旭康復健科診所院長
健雄診所主治醫師
美國哈佛醫學院 訪問學者
林口長庚醫院復健部 專科醫師
疼痛科專科醫師
衛生福利部EIM台灣運動醫學專業認證醫師